2014年艺术品法制宣传周观察之二:拍品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来源:雅昌艺术网    日期2014-10-13 15:52    作者:admin

  导语: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发展历程不过短短的二十余年的时间,其发展的速度却超前了西方国家,这样的发展虽然带来了艺术品拍卖成交总额的不断刷新,但是也随之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比如从业人员的构成问题以及标的物在保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等,而由其是在当下,各大拍卖公司的巡展不断,标的物在长距离的运输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缺失第三方保险的介入,拍卖公司库房的工作人员不够专业。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也是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之下,在其所颁发的拍卖行业成果规范中,发布了三个关于标的物的专业行为规范,分别是《文物艺术品标的物的审件规范》、《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信息说明规范》和《文物艺术品拍卖标的的保存管理规范》等三项,雅昌艺术网记者第一时间也采访到了该系列规范的起草单位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从标的物的保存以及长距离运输、第三方保险等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翰海成立于1994年,成立之时恰是国内拍卖初创时期,当时大多数人对拍卖是既好奇又陌生的。对于拍卖公司而言,可以说一切都是从学习和探索中起步,如何组织一场大型文物艺术品拍卖,如何布置现场的展陈,甚至拍卖图录上印刷的拍卖规则,我们都是参照海外特别是香港的拍卖会,根据从业的经验,去实践、摸索。翰海是从国有文物经营机构转型,我们汲取了很多北京市文物公司专业的操作标准和从业经验,包括库房管理、信息记录、人员的操作规范,我们公司现有的《库房管理规范》仍然是沿革和依托文物公司相应规范的蓝本”,作为一家老牌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在成立之初就承担了很多重要的拍卖活动,而在当时的一片空白的状况中,北京翰海在对于标的物的一系列规范动作上进行摸索,当谈及到当时的相关问题时,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作岩对雅昌艺术网记者说道。
  拍卖标的物的保存与管理
  在拍卖公司的相关工作日程中,标的物所属的部门——库房,一向都是比较幕后的一部分,但其实拍品的保管自接受委托起至拍品交割止,贯穿着整个拍卖过程,当属整个拍卖行为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体现在拍品保管责任约定、库房保管措施、库房管理制度、拍品包装运输、拍品预展等几个核心环节。
  库房是拍卖公司内部管理的关键,库房管理也是保证拍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评定指标》中有15个规范项是针对库房管理的,库房应具备恒温、恒湿设备,安全报警装置、消防设备以及库房人员进出登记制度、库房设备定期检查记录、库房拍品盘点制度、拍品进出库管理制度以及库房人员移交制度等等。“曾有拍卖公司因在库房进行拍品摄影,因电路问题引起火灾,导致上千万拍品付之一炬。”中拍协相关负责人告诉雅昌艺术网,可见库房的乱堆乱放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翰海拍卖从成立到现在,在对于库房的专业人员管理上,一直都是保持专业的水准,大多数的从业人员是拥有20-30余年专业从业经营的人员,并且很多都是在成立之初,我们公司的库房人员是从北京市文物公司调入到翰海拍卖,可以说是到现在都已经是中流砥柱了,对于库房保管、细节操作具备专业的能力和成熟的经验,尤其是在对于新员工的这种培训中,其实翰海也是采取的传、帮、带的这种方式,因为这种专业的知识毕竟是成为一个规  而记者在前期的调查中也发现,即使是在大中型的拍卖公司,其库房中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年轻的80后,在专业技能和经验中都缺乏相应的锻炼。一位藏家对记者说,在某次大型公司的小拍中,本来有一件范增的书画作品,当场是落槌成交,但是当买家前往当时设立在现场的提货处进行提货时,该公司的库房人员才发现整个库房中没有这幅画,而后通过和财务人员的查询中才发现,原来本件拍品是上次拍卖时所流拍的作品,当时委托人就表示要来取货,但是问题就在于这样的一个过程,均没有库房人员对于本件拍品的登记管理,仅仅是依靠财务人员的一张手写通知,就草草的把本件标的物提取,这才造成了本件“不存在”拍品的二次拍卖。这位藏家更是表示,往往在实际的拍卖取货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在于库房管理人员的不专业。
  姚作岩在谈及翰海拍卖库房工作时表示,在保存管理中,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在于详细的记录每一件标的物的信息。
  “一件拍品从接受委托、拍品入库到图录编辑、拍照,现场展陈、成交结算,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信息记录,像《委托拍卖合同》、《成交确认书》、拍卖图录其实都是拍品的记录。现在很多拍品在送拍时,会同时提供附加资料,比如出版物、以往展览拍卖记录、著录信息等,这些资料作为拍品价值的辅证,可能会影响到拍品最终的成交结果。在《委托拍卖合同》或其他方式标注一件拍品是否具有附加资料,是否带有原包装,其实是更详细地记录拍品的情况。完善拍卖标的记录,信息明确有据可查,可以更好地实现标的物的保管,规避一些风险与问题”,姚作岩说道,而如何建立这样一个系列的记录文本,则是需要从业务员的征集就开始的。
  被长距离运输的“标的物”
  而在整个的拍卖周期中,在长达半年之久的标的物保管过程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长短距离的运输问题,拍卖公司是中介机构,要同时对买家和卖家负责,其中的核心就是拍品,因此拍卖公司对于拍品的保管至关重要,这不仅仅体现在库房管理一个环节,还体现在拍卖公司在拍卖会之前的预展环节的现场保安。在拍品出库展示方面,在之前中拍协发布的《评价指标》中明确有以下几点要求,(1)选择专业机构负责展区设计、展场布置工作;(2)预展场地符合国家有关文物艺术品展示场地的要求,展板、展架、灯具等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3)展场布置要具备足够的影像采集系统。
  “现在任何一家拍卖公司,为了招商都愿意到全国各地去巡展,甚至是到海外进行巡展,虽然有时候一些特别珍贵的拍品会专门制作复制品之外,其他的一些原件则是需要去到寻找的现场,在这种长距离的运输中,最经常的就是直接由库房的小伙子们用画包背过去,这并不是说拍卖公司意识不到画作的重要性,而在于这种快速巡展中这种方式的便捷性,以及低成本的相关因素,中国画卷轴还好,一些瓷器杂项之类的就难了,大型公司会有专车进行押送,但是其实多数的小型公司是由库房或者是业务人员直接背过去的,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万一出现了任何问题,对委托方和拍卖公司都是不可避免的”,北京一家拍卖公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道。
  2012年中拍协发布的达标企业的相关文件时就曾经对雅昌艺术网记者讲述过相关的拍品问题,当年的6月11日,杭州某饭店在举行2012年字画拍卖预展过程中,失窃一副吴冠中的山水画,价值估计20余万元。拍卖公司随即报警,警方根据现场监控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监控显示嫌疑人为一中等身材,当天上穿格子衬衣、下穿牛仔裤的年轻男子。”评定小组相关负责人向雅昌艺术网讲述“但是在我们的考核过程中,部分拍卖公司现场的监控摄像头不能覆盖所有的角落,拍卖预展现场人多嘈杂,这就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记者在走访京城的几家拍卖公司时也发现,拍品的损毁或丢失,往往出现在拍品包装、运输以及预展现场环节。目前拍卖预展中,拍品存放及安保措施普遍较为完善,布展、监控以及安保均聘请专业机构负责,预展场地、展板、展架、灯具等也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但拍卖企业对于拍品的包装和运输操作规则普遍不够细致,库房管理人员多未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
  第三方保险的缺失
  最近十年中国拍卖行业量逐步上升,包括征集范围是全球范围,随之带来问题就是风险怎么控制、怎么解决。在发达地区对艺术品保险机制很健全,不是透过一家保险公司或者通过拍卖公司、通过法律单一解决,它是有链、环境整体配合起来的,关键在于诚信链非常关注。而据调查,文物艺术品的损失比例大概为:40%的运送与装卸损失,38%的盗窃损失,18%的火灾、水渍、烟熏等损失,4%的光线、温湿度、诈骗、地震、暴风、闪电等损失。
  “特别让人痛心的事情就是标的物的损坏,甚至是毁灭性的,早些年的时候,在一家拍卖公司举办的预展中,估价高达百万元级别的清乾隆六棱瓶就被参观者不小心碰到掉在地上,摔成了碎片,但在当时并没有所谓的保险之类的事情,所以最后的后果只能是拍卖公司和参观者个人来承担,这是非常大的损失”,一位常年工作于拍卖公司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讲述了这一损失重大的事件。
  所以相关人士认为,其实在整个拍卖过程中,中国的拍卖行业最为缺乏的就是第三方保险中,《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及评价指标明确规定“委托人将拍卖标的交付拍卖人后,委托人要求为拍卖标的安排保险的,应代为安排保险。无法投保的,双方另行约定拍卖标的保管责任。”但由于拍品鉴定及投保价值确定的客观困难,国内保险公司较少开展艺术品保险业务,因此,在早前颁布的44家达标企业中,仅7家企业能安排拍品投保,仅占达标企业的16%。而在无法投保的情况下,拍卖人应当根据《合同法》第十九章“保管合同“的有关要求,与委托方约定拍品保管有关事项。事项内容至少包括:保管的起止时间、保管责任以及保管费用等。
  “在中国难以开展艺术品保险的原因在于保险公司自身不足、拍品鉴定难等方面。首先艺术品保险并不是每家保险都能做。其次风险可控性和理赔基数数据不足,保险公司经验有限。真正有这个业务开展也就是两到三年时间,有些保险公司参与。保险靠经验积累包括数据积累形成的控制风险手段,所以没有这些数据的积累,很多保险公司都会抱着非常谨慎态度做这块业务。最后在于艺术品鉴定和估值工作很难”,致力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保险的上海骏诚保险经纪公司总经理吴文凯对记者说道。
  在记者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对于标的物的保管期间,由于出现了一些本可避免的人为灾祸,拍卖公司在这一方面的成本投入也越来越高昂,这表现在相关人员的培训、重要标的物的保险投注以及巡展过程中的全方面把控等,但是整体而言,整个行业急需要实行这样的一系列专业规范的文本。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